环江招商指南
环江东西最大横距89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90公里。全县面积4572平方公里,占全区总面积的1.93%,为广西第五大县,森林覆盖率59.2%,耕地面积24.7千公顷,是广西农林矿业重点县之一。
地理位置
环江位于广西西北部,云贵高原东南麓,九万大山山麓,东经107°51′-108°43′,北纬24°44′-25°33′之间,隶属河池市。环江东邻罗城县、柳州市融水县,南接宜州市、河池市金城江区,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,北与贵州荔波、从江两县毗连,距广西首府南宁市约331公里,距桂林约340公里,距金城江约48公里,距宜州约67公里。
地形地貌
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,总地势为北高南低,四周山岭绵延,中部偏南为丘陵,略呈高海拔为1693米,最低海拔为149米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地是九万山系的一部分,最高山峰为凤凰山,海拔1693米;北部山地以打格斋为主峰(海拔1460米),向南伸延成为大小环江河的分水岭;西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是金坳山(海拔1061.4),自西北向南延伸;西部和南部以岩溶山地为主,间有土山、半土半石山,奇峰高耸,嶙峋陡峭,最高峰为木论乡的小洞坡,海拔740.0米;中部偏南的山地以八仙山最高,海拔731.9米。
县境内的地貌均受岩性、地质构造的控制。碳酸盐岩分布广泛,以岩溶地貌为主,占全县总面积的39.9%。按地貌的基本形态和成因,县境内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、侵蚀剥蚀地貌和岩溶地貌三大类。
气候
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,雨水充沛、日照充足、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雨热同季、无霜期长。年均气温南邱陵一带为19.9°C,北部山区为了15.7°C;一月平均气温10.1°C,七月平均气温是28°C;历年最低气温为—5.2°C,无霜期290,年均日照时数145.1小时;全年太阳辐射量为98.89千卡/平方厘米。
年平均降雨量北部为1750毫米,南部为1389.1毫米,集中于4—9月份,占全年降雨量的70%,历年最小降雨量922.8毫米,蒸发量1571.1毫米,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%。
环江位于广西北部,云贵高原东南麓。总地势呈北高南低,四周山岭连绵,中部为丘陵,略成盆地。县境位于北回归线之北沿,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。南部边缘地带属南亚热带北缘,中、南部及大、小环江河谷地带属中亚热带谷地气候。这两大区域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无霜期长,雨热同季,作物可一年三熟。北部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,其特点是气候温凉,潮湿多雨,雨热同季,热量条件尚可一年二熟。由于地形复杂及地理位置原因,全县灾害性天气较频繁,旱、涝、风、雹灾及霜冻等,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。
水文
环江境内主要有大环江、小环江、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,均发源于贵州省,从北向南贯穿县境,汇入龙江。大环江全长164.8公里,县境内147.2公里,流域面积8850平方公里,年均流量62.4立方米/秒。小环江全长136.5公里,境内长94.1公里,流域面积2338平方公里,年均流量39.3立方米/秒。加上各支流,全县河流总长度631.3公里。
土壤
环江境内自然土壤有红壤、黄红壤、黄壤、棕色石灰土、黑色石灰土五个土壤亚类。成土母岩以砂页岩、石灰岩为主,砂岩、页岩次之。其中,黄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;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-800米低山;红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;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。
